中国航天之父方一仓先生来到三山科技探寻混凝土的奥秘!
方一仓先生在听说三山科技的高级工程师张艮中研发出的新型保温吸水混凝土材料后产生浓厚的兴趣,2021年3月5日来到位于河北正定的三山科技考察。
方一仓,1953年—1958年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与设计制造并试飞成功国产第一架航天飞机“北京一号”,成为试飞成功国产飞机的第一人。在北航从事航空航天事业近20年后,赴美深造,在美期间应中国建设部的委托寻找并引进国外优质的防水材料。于是这个缔造了航天界传奇的人物又开始专攻混凝土防水材料科学。“上天入地”是他的真实写照,从航天之父,再到享誉国际的桥梁修复和防水专家,方一仓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缔造着又一个传奇!
方一仓先生来到三山科技,对张艮中的防水和吸水两种混凝土材料做的各项实验,非常感兴趣,兴致盎然的一一比对。虽然方老先生已经80多岁的高龄了,但一谈到科研工作,由其是涉及到深入研究、调查分析、技术对比、现场实验等现场的年轻人也有所不及,这种对科学研究工作严谨的精神与态度着实令人佩服不已。三山科技的高级工程师张艮中将从《道德经》中感悟的大道至简、从无胜有的深奥理念,运用到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中,关注于绿色健康、建筑节能。张艮中潜心钻研,三十年如一日,经历的艰难困苦不为人知。从开始的理念不被认可,到证明理念的可实现性,最后成功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出新型保温防水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衍生研发出了吸水混凝土等一系列不同特质的材料应用于不同领域。实现了只用单一材料就能做到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而且强度远超国家指标,各项系数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它的成本几乎低于同等材料的一半,开启了自保温混凝土材料界的一场革命!
方老先生此行正是寻找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同时还有自动吸湿放湿功能的吸水材料,用于应用到海绵城市,此前方老先生历经多时却一直找不到令他满意的材料。因两个人有着相似的经历,从见面开始便惺惺相惜,方老先生见到研发人张艮中手中的材料便欣喜若狂!这种材料正是方老先生苦苦寻找的,因为各项指标优越,具有自动吸湿和放湿的功能,在海绵城市应用中大有用途!最重要的是其造价成本远远低于同等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建筑节能的推广这么多年被“卡脖子”,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现有的材料造价成本太高,老百姓消费不起!张艮中研发的材料,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预见,这种材料的出现,将更快的推进建筑节能的推广和普及,真正实现平民化!
辞别时,方一仓先生特意要了该材料的样块,准备回去继续实验。方老先生高兴的拿在手里,眼神里闪现出的惊喜和欣慰给了张艮中莫大的鼓励与宽慰!